泗县文广新局(旅游局)繁荣泗州戏曲文化打造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凯发k8一触即发

发布日期:2018-05-08 15:22   编辑:文广新局站点管理员    来源: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    【字体: 】   阅读:次

一是加强泗州戏曲文化设施场地建设。推进泗州戏大剧院建设,建成了清水湾公园小剧场和泗县博物馆泗州戏剧场。为大型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提供排练、演出场所,帮助泗州戏表演团体推进“一团一场一所”建设,在泗县清水湾公园内为县剧团建设了400余平方的演出排练场所。把简易戏台建设纳入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农民文化乐园建设范围,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乡村戏曲演出广场、舞台100余个在城镇建设和旧城改造中,合理布局文化特别是戏曲演出空间。鼓励采取灵活的产权形式,或以政府购买演出场所的演出时段、提供场租补贴等形式,帮助戏曲艺术表演团体解决演出场所问题,2018年投入资金120余万元,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50余场。全县15个文化馆(站)通过资源共享、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免费提供排练演出场所。

二是加强泗州戏曲文化传承保护。将泗州戏曲保护与传承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一进行谋划。对30余个优秀传统剧目和保留剧目进行传承、保护、恢复、汇编、录制,扶持新创剧目、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抓好民间艺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分门别类建立泗县民间艺术活动档案、民间艺人档案、民间艺术成果汇编档案等文字资料及图片档案。

三是加强泗州戏曲文化队伍建设。深化与宿州学院、安庆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的合作,加大泗州戏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招生、培养泗州戏专业学员20名左右,截止目前培养60余名泗州戏专业学员。支持县泗州戏演艺有限公司、拂晓剧团、鹿鸣剧团等演出团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人才,传授戏曲艺术精粹,丰富戏曲艺术人才培养的形式与手段,培训民间戏曲人才300余人次。积极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县文化馆、县文艺创作研究室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公开招聘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时,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招聘方式,符合条件的拔尖人才、特殊人才、紧缺人才可以直接考核聘用,近年来,招聘艺术专业本科毕业生6人。鼓励泗州戏艺术表演团体积极参与全省、全国性地方戏曲展演、比赛活动,加强与全国各地的研讨与交流,不断提升演出水平,近年来,开展泗州戏赴省、市交流演出10余场次。

四是开展弘扬泗州戏曲文化活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结合全县学校教育实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优秀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中小学采取多种形式,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1场优秀的戏曲演出。每年开展送戏进乡村、进社区演出250余场次,实现行政村、社区、学校全覆盖。开展戏曲名家评选活动,对地方戏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戏曲艺术人才或领军人物进行奖励,努力营造戏曲艺术人才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泗州戏演员胡梅入选2016年“宿州市百名风采女性”,泗州戏演员谢伟荣获2016年安徽省民营剧团“十大名角”,泗州戏表演艺术家吴佳英入选2018年3月份宿州好人。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泗县)泗州戏文化艺术节,各乡镇每年组织不少于4场(次)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县城每年组织不少于12场(次)的大中型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持续发挥好已形成文化活动的品牌作用,在全县形成“年年创品牌、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生动局面。

五是加大泗州戏曲文化宣传力度。加强文化长廊、文化墙建设。在县高速入口、国道入口悬挂“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传标语,在公共场所、文化墙张贴(挂)大幅泗州戏宣传画。鼓励各级、各类媒体设立戏曲专栏专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加大对民间文化艺术泗州戏活动、精品剧目和优秀人才的宣传力度,报道传承发展泗州戏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传承、保护、发展泗州戏的良好氛围。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