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扶贫走进寻常百姓家 ——萧县吹响戏曲扶贫集结号-凯发k8一触即发
“大戏真精彩,演员不仅唱得好,扶贫政策也宣传得到位,俺们越听心里越亮堂!”
近日,安徽萧县酒店乡东镇村,赶集的丁老汉看过该乡组织的"精准扶贫,文化惠民——酒店乡脱贫攻坚文艺演出"后,心满意足地说.
近年来,萧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扶贫政策、措施,通过结对帮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措施,动员各界力量,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嘹亮号角,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加坚实。在狠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同时,萧县县委县政府把文化惠民摆在突出位置,让全县农村干部、群众真正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实现精神脱贫.
为实现县委、县政府的战略意图,萧县宣传、文化部门及早动手,利用戏曲、曲艺这种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组织、编排、创作了一批以脱贫攻坚为主要内容的曲艺和戏曲节目,随着春天的到来,利用当前农闲的有利时机,全县扶贫文艺节目汇演也在乡村、集市和田间地头拉开帷幕,连日来,演员们马不停蹄,先后在张庄寨镇、青龙集镇、孙圩子乡、酒店乡、王寨镇等乡镇进行专场演出,为乡亲们送上一台台精彩的文艺节目,所到之处,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
在演出形式上,百花齐放,满园春色。充分挖掘萧县民间文化遗产,发挥各类艺术人才的长处和优势,既有坠子、快板、山东快书、数来宝、鱼鼓等民间艺人的传统曲艺,也有草根剧团和县梆子剧团的小品和大戏。
演出内容上,紧密结合扶贫政策的宣传,同时,考虑到观众的需求,不断创新。以脱贫攻坚为主,兼顾现实题材、反腐倡廉、古典戏曲和经典曲目。为提升扶贫政策知晓度,文化部门精心组织创作了坠子戏《党的扶贫政策好》,全面深入宣传"六个精准""两该两不该"大病救助351"等政策名词,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浅出、家喻户晓;利用草根剧团的灵活优势,创作了《问路》、《借粮》等现实题材的小戏,抨击了农村要彩礼而导致债台高筑和不孝顺、不赡养老人的丑恶现象,引起乡亲们的强烈共鸣,荡涤了陈规陋习,倡导敬老爱老,自力更生、文明节俭、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孙圩子乡组织编排了快板《十赞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队》、和戏曲小品《扶贫风波》等文艺作品,赴全乡各贫困村巡演,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履行领导责任制,
包村包户包到人.
建档案,查原因,
想措施,挖穷根,
精准扶贫力度大,
成果丰硕喜煞人.”
萧县梆子剧团编排创作的群口竹板书《春满龙城》,对萧县的扶贫包村包户工作进行了生动诠释,该剧团肩负着送戏下乡的重任,多次获得”全国先进基层文艺院团”和安徽省“文艺下乡先进集体”称号,戏曲扶贫更是义不容辞,勇当先锋;近期集中创作了群口坠子戏《党恩如山》、《春满龙城》等作品,宣传了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给群众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为宣传典型,搞好典型引路,该剧团先后创作了现实题材大戏《浩然长歌》、《布袋书记陈德岭》等文艺作品,宣传基层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及与现实的高度契合,受到广泛好评。为配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该剧团精心编排反腐倡廉大戏《初心不改》,弘扬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高尚情操,鞭挞了基层个别腐败行为,传达了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发生在扶贫领域贪腐现象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和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的决心。为吸引观众,满足各年龄层次观众需求,萧县梆子剧团还实行"1 1演出模式",即一场现代戏 一场古装戏,既传承了优秀的戏曲文化,也促进了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文化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下,萧县梆子剧团创作人员近期通过深入生活,深入了解体验基层干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先进事迹,正在精心创作一台扶贫题材大戏《父老乡亲》,近期即可重磅推出,奔赴各乡镇、村巡演。